勿以善小而不为 · 我们一直在努力

【京江晚报】陈双兰:传递志愿服务精神 日期:2021-08-21 / 阅读:149

社会和谐需要众多志愿者的辛勤付出,其中的文艺志愿者在这个时代扮演了重要角色。前段时间,陈双兰荣获第五届“最美京口文艺志愿者”称号,近日记者采访了她,听她聊聊成为文艺志愿者的感想。

提前到老年大学学习

今年52岁的陈双兰,去年退休。她从小热爱文艺,十四五岁的时候,在上党的农村一边放牛一边唱歌。有一次,她和父亲提出要报考戏剧学校,父亲托人打听到市里正好有招考,父女俩便来到市区碰碰运气。到考试地点一看,来考试的小朋友都多才多艺,轮到陈双兰上场了,她紧张得要命,只得大着胆子唱了一首“月儿弯弯照九州”,老师听完笑着说回去等通知,结果就没有了下文。

后来,陈双兰嫁到镇江,抚育孩子,上班工作,干过很多工种,从来也没有停止对音乐的热爱。后来她听说老年大学可以学习,便骑着车子满街去找。可是老年大学只招收退休人员,她的年龄不到不能收,就只能站在教室外看着人家上课,或者听听琴房里飘出的乐器声和歌声,尽管这样她依然很开心。

大约十年前,孩子的事忙完了,陈双兰又开始惦记学音乐,好不容易找到京口老年大学,校长破例同意她可以随班听课,于是她报班学习葫芦丝。在班里的日子,她特别享受,每天忙忙碌碌地上班、上课,下课回家就拼命练习,渐渐学会了一首首曲子。在学校,陈双兰和老师同学一起参加各种活动,了解到文艺志愿者的意义,也身体力行。她帮助班上落后的同学学习指法和节奏,得到同学们的赞许,后来陈双兰成了正式学员,再后来还当上了班长。

志愿服务有她一份

圆了儿时的梦,达到了一定演艺水平的陈双兰,用她的志愿精神“反哺”这座城市,发出力所能及的光,照亮她的周围。

今年,陈双兰常到大市口街道米山社区与好友们一起排练节目。一来二去,陈双兰也成为社区文艺活跃分子,只要社区搞什么活动,她都积极参与,上台亮相。在这期间,她还义务教社区青少年学习葫芦丝,她希望用自身的努力,帮助更多喜欢音乐的孩子。

随着演艺水平的逐渐成熟,陈双兰开始参与社会上更多的文艺志愿活动。据不完全统计,这些年她先后参加了“百年红色润童心”少儿公益文艺汇、童心向党庆百年红色经典音乐会、2021京口区全民艺术普及青少年(器乐)展演等公益演出。在很多现场,她除了要上台演奏之外,还为其他演职员搭建舞台,做好各类服务,成为一名“一专多能”的文艺志愿者。

在舞台之外的生活中,陈双兰还有一手不错的理发手艺。与演艺技能一样,她也把它运用到了志愿服务上。香江花城有位姜女士,生活不能自理,需要照顾,由于理发出门不方便,她过段时间就去帮着理发,已经坚持两年……在陈双兰的身上,记者看到了无时不在的志愿服务精神,它已经不局限于演出舞台,而是深入到人生舞台的方方面面。(竺捷)


COPYRIGHT © 周艺公益志愿服务网 版权所有